剛剛進入地球生活的時候,你對另一邊的記憶仍然是清晰的。但你無法用語言去表達它,也沒有表達真相的途徑。因為不管你在哪裡,無條件的愛和安全都圍繞著你。家園的能量對你來說是的至為熟悉的,猶如水對魚一樣。但接下來你就踏入了父母的物質世界和心理實相中。你向他們伸出手,想保持住家的感覺。但你似乎被隔開了,就像有一張網困住了你。這就是出生所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。
透過父母的存在方式,他們對生活的基本觀點,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,他們對你所寄託的希望,那困住你的網不停地編織著。你出生時,地球上的總體意識還處於自我意識(ego-based consciousness)的掌控中,甚至現在也是如此。時代是在改變的,然而會有個初始階段。在這個階段裡,事情在成真之前需要一些時間來獲得動力——而實際上重要的改變已經發生了。目前正是處於這樣的初始階段。由此看來,你們所做的內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。
當你們來到地球後,你們就進入了一個由自我意識所主導的實相中,並通過父母的能量而熟悉了它。當你進入了以父母為代表的自我意識的現實,你需要應對許多遍布周圍的幻象,我把這些幻象歸為三大類: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我們因父母過往的舉動而抱怨父母、生父母的氣,等於是批判他們錯了,我們因此占了優越的位置。從神聖序位的觀點來看,我們是在試圖把父母變「小」,把自己變「大」,這破壞了集體良知;因此,我們遲早會為此懲罰自己,這是一種創造平衡的方式。
對於人類事務的一項運作法則我們了解的不多,需要加以體認:我們必然會和自己拒絕的東西在一起,反而被束縛。每當我們抱怨父母,就是在否定他們參與我們生命的方式,無法領受他們給過我們的一切。我們以為拒絕他們是讓自己與他們分開、得到自由,但基本上我們無法用這麼負面的方式與他們分開──拒絕仍然是一種束縛的關係。
我們就是我們的父母。接受他們,就是接受自己。這不是服從的接受,而是接納的接受,如實地接受實況。此外我們也同時接受了自己身上沒有活出的部分──因為爸爸身上我不喜歡的地方,最有可能恰是我在自己身上不喜歡的部分。如果我全心認知到自己的父母,如果我「將父母納入心中」,我也就全心接納了自己。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記住一件人生非常基本的事:任何沒有被真正活過的經驗都將會懸在你的周圍,都將會堅持說:「結束我!經驗我!完成我!」在每一個經驗裏都具有一種固有的品質——它傾向於和想要被結束、被完成,一旦完成,它就消失了,未完成,它還會持續,它會折磨你,它會縈擾著你,它會吸引你的注意,它說:「你要對我怎麼辦?我尚未完成,完成我!」
你的整個過去都懸在你的周圍,沒有一件事是完成的,因為沒有一件事被真正生活過,每一件事都多多少少被跳過去,只是部份被經驗過,只是馬馬虎虎,以一種溫溫的方式,沒有強度、沒有熱情,你好像一個夢遊的人在行動,所以過去還懸在那裏,而未來則產生恐懼,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是你那被壓扁的現在,那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。
你必須從周邊開始放鬆,第一步就是放鬆身體,盡可能時常記住去看你的身體,是不是你有攜帶某些緊張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——在頸部、在頭部或是在腳上,有意識地放鬆它,只要去到身體的那個部份,說服那個部份,具有愛心地告訴它說:「放鬆!」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看小孩子剛落地的臉,生命的泉源還新鮮著……你會看到某種無法言喻的臨在──難以形容、不可名狀。小孩子是很活的,你無法清楚地界定哪種活,但它是存在的,你可以感覺得到。它是那麼濃烈,不論你有多瞎,都無法略過它。

你可以聞到小孩子身上那種清香,然而那種芬芳漸漸消失了。如果不幸這個小孩變得很成功,是個名人──總統啦、首相啦、教宗啦──那麼這個小孩就會開始發臭。

他來的時候帶著極度的芬芳,香不可測、難以形容、不可名狀。你看進小孩子的眼裡,找不到比這更深的東西了。小孩子的眼睛是一道深淵,深不見底。不幸地,社會催毀它,他的眼裡很快只會是膚淺的了,因為有一層又一層的制約,那樣的深度、極深的深度將會在不久後消失。而那本來是他的本來面目。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可憐的父母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,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所做的事,令孩子生氣。父母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好,他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他們的意識則為零。無意識之人手中的善意是危險的,無法帶來原始意圖中的結果,搞不好還會恰恰相反。
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擁有美好的小孩,但是看看這個世界,就像一間孤兒院,根本沒有父母存在。如果世界是一間孤兒院,倒也比現在好,因為至少你會做你自己,沒有父母來干擾你。
孩子的怒氣是很自然的,但卻沒有用。生氣幫不了你的父母,反而還傷害你自己。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奧修的回答:有很大的不同。接受自己還是很低的意識狀態——當然,它比拒絕自己、譴責自己要好一點。它只是一種醫藥,而疾病是拒絕、譴責自己。但是任何醫藥都沒有長久的、最終的價值;他的價值只是在於驅除疾病。一旦疾病走了,醫藥也該「兔死狗烹、鳥盡弓藏」了。
之所以產生這個「接受自己」的觀念,是因為長期以來,所有的宗教、傳統都教導人們不要接受自己,而是要譴責自己。都說你裡面有些醜惡的東西,你必須藏起來,壓抑它。然後 又說什麼生命中也有好的東西,但這些好東西不是天生的,是你必須要去努力學習才能得到的。
這其中的要點就是:不好的、醜惡的東西是你天生就有的——你必須譴責它、壓抑它、約束它,最好是完全摧毀你的這些天性,但至少要約束住它。社會所尊敬的人主要是那些完全摧毀自己天性的人。這樣的人被稱為聖人、聖雄。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完整圖檔請見:http://www.oshogarden.org/epaper/10210/102born.htm    

born2013  


奧修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